上海国投可控核聚变专场路演成功举办,星环聚能谭熠详解中国原创聚变技术方案
公司新闻2025-09-23 16:53:08 全部新闻 >

9月22日,由上海国投公司主办,上海未来产业基金与上海未来启点社区共同承办的“星海启航·聚变未来——可控核聚变专场路演”在上海成功举办。本次活动隶属于第十八届浦江创新论坛的核心板块“WeStart 2025创业投资大会”,汇聚了来自政府部门、产业界、投资机构及科研院所的近百位嘉宾,围绕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商业化路径与未来能源前景展开深入交流。

1.jpeg

路演汇集了多家代表不同技术路径的聚变企业及一家高温超导磁体公司,技术路线涵盖球形托卡马克、仿星器、场反位形、氘-氦3聚变等多个方向。活动不仅搭建起“技术探索-资本对接-产业协同”的关键桥梁,也集中展现了中国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的多元化创新生态与产业化实力,对完善聚变领域创投体系、推动终极能源早日实现具有里程碑意义。

作为本次路演的核心企业之一,星环聚能创始人、首席科学家谭熠从创新的路线、强大的团队、高效的管理、出色的业绩四个维度系统性地阐述了公司如何快速经济地实现聚变能。

上海国投2.jpeg

技术路线上,星环聚能采用的国产原创聚变能技术方案,以实验数据最充分的托卡马克为基础,使用球形托卡马克有效提升等离子体约束效率超过20%,大幅缩小装置体积;并应用高温超导磁体技术,在增强磁场强度的同时成功解决中心柱空间限制问题。此外,通过重复脉冲运行模式,摆脱了对高功耗电流驱动系统的依赖;借助磁重联实现高效等离子体加热,其加热效率可达80%且理论上温度无上限,从而省去外部加热系统。在多重创新技术加持下,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托卡马克 “造价高、周期长、系统复杂” 的痛点,让托卡马克装置回归简洁高效,展现出强大的工程可行性与商业化实力。该方案原型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支持,进一步验证了其科学合理性与创新价值。

上海国投3.jpeg

作为国内聚变能源领域的先行企业之一,星环聚能在成立初期就形成了"技术+团队"的双重优势。公司核心团队成员均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深耕聚变领域20余年,不仅是国内最早研究可控核聚变的团队之一,也是国内首支球形托卡马克路线研究团队。目前,公司团队规模超170人,依托“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工人”人才架构,打造出一支覆盖聚变全产业链、兼具研发创新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队伍。同时,为了应对聚变研发的复杂工程挑战,星环聚能构建了专业化、信息化的管理体系,采用“运行一代、建设一代、设计一代”的研发策略,同步推进180多个预研、开发、生产项目,以 “有聚变特色的 IPD 模式” 实现复杂工程有序管理,对标 “阿波罗登月” 级项目执行力。

在人才团队和高效管理体系的有力支撑下,星环聚能展现出卓越的工程化能力:仅用279天完成装置建设并成功点亮第一等离子体;11个月内实现重复重联技术方案验证;自主研发的100 kA级大电流储能电源及多项电子仪器设备已成功推广应用;自行开发的托卡马克操作系统,具备对等离子体形状、位置、电流等关键参数的配置、实验和反演能力,还基于强化学习研发 AI 等离子体控制器,提升参数控制精度;公司即将建设的NTST装置,有望成为全球首个原生负三角球形托卡马克;并已全面掌握高温超导磁体研发的全流程技术,正在为下一代装置“星环一号”的高温超导磁体系统开展大量前期试验,为后续技术迭代与项目落地奠定坚实基础。

上海国投4.jpeg

目前,星环聚能已完成初步工程验证,正按照公司五步聚变能开发路线图稳步推进,现已进入第三阶段——实现能量增益Q>1的关键研发期,并计划在2032年左右建成首个聚变示范堆。从技术突破到工程落地,从团队构建到管理增效,星环聚能始终以务实创新的理念,不断突破聚变能商业化在时间与成本上的壁垒。

上海国投5.jpeg

上海国投公司搭建的高规格路演平台,有效筑牢了“技术与资本”之间的对接通道。不仅为像星环聚能这样具备硬核技术和清晰产业化路径的创新企业精准匹配资源型资本,也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汇聚于可控核聚变这一未来的能源赛道。面向未来,星环聚能将继续加快推进聚变能源的商业化进程,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也为点燃人类未来能源贡献力量。

联系我们
电话:029-86041002
邮箱:business@startorus.cn
公司地址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北方智造2-22陕西星环聚能科技有限公司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星环聚能服务号
©2023 陕西星环聚能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30012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