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在由《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主办的「EmTech China 全球新兴科技峰会暨“50家聪明公司”发布及颁奖仪式」上,星环聚能凭借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的创新技术方案、突破性成果和清晰的商业化路径,成功入选2025年“50家聪明公司”榜单。公司创始人兼CEO陈锐受邀出席峰会并发表主题演讲,深入分享了聚变能源行业的发展态势、技术前景与星环聚能的商业实践。
本次峰会汇聚了众多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与知名企业代表,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Andre Geim、美国西北大学教授John A. Rogers、中国科学院院士谭蔚泓、朱美芳,以及京东集团、安踏集团等企业高管,共同探讨全球前沿科技与创新应用。
聚变能源迎来发展拐点,商业化进程加速
陈锐在演讲中指出,随着全球能源转型需求的日益迫切和前沿技术的不断成熟,聚变能正从实验室研究逐步走向工程化和商业化。近年来,国内外多个聚变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我国也明确提出将可控核聚变作为未来能源的重要方向并加快产业培育。这一系列进展标志着聚变能源行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技术创新与工程实践并重,星环聚能走出一条差异化路径
面对聚变装置大型化、高成本的传统挑战,星环聚能选择了创新技术路线,致力于开发紧凑、高效、低成本的聚变装置。公司采用的重复重联技术方案可借鉴多缸内燃机的工作模式,通过多个聚变堆模块共享发电系统,大幅降低单位功率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同时,星环聚能自主研发的高温超导磁体系统有望实现更强的磁场和更优的等离子体约束,为装置的小型化和高效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星环聚能已建成完整的研发制造体系,公司团队规模超170人,汇聚了来自清华大学等顶尖院校的科研人才,核心成员拥有超过20年的聚变研发经验,形成了强大的产学研一体化能力。
清晰的商业化路线图,瞄准万亿级清洁能源市场
陈锐在演讲中详细阐述了星环聚能的商业化推进计划。公司规划了从实验装置、工程验证装置到示范电站的清晰发展路径,预计在2032年左右实现聚变发电的示范运行。聚变能源一旦实现商业化,将撬动一个万亿级别的全球清洁能源市场,并为全球工业、农业、生态治理乃至太空探索带来颠覆性变革。
荣获国际认可是新起点,星环聚能致力成为全球聚变能源领军者
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50家聪明公司”榜单,是对星环聚能技术创新能力和商业潜力的高度认可。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加速聚变能源的商业化进程,力争成为全球聚变能源领域的创新引领者和产业先行者。
我们正处在一个能源革命的前夜,星环聚能愿与全球伙伴携手,共同迎接聚变能引领的光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