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至18日,首届聚变能源技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物理学会高能量密度物理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四川大学等权威单位联合承办。会议以“前沿·创新·协同”为主题,聚焦聚变能源领域的学术交流与技术突破,重点推动惯性约束聚变与磁约束聚变的交叉融合,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旨在为聚变能源的商业化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会议汇聚了国内聚变能源领域的顶尖专家,知名学者及行业领军人物,大家围绕激光聚变、磁约束聚变等前沿课题展开深入研讨。
星环聚能作为本次大会受邀的商业化聚变企业代表之一,由首席科学家谭熠在主会场进行了45分钟的大会报告。这一报告不仅分享了公司在聚变能源领域的最新业绩成果,更从产业化视角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展现了商业力量在推动聚变能源技术落地中的价值。
星环聚能展示创新技术路线及业绩成果
星环聚能首席科学家谭熠在会上作了题为《一种基于球形托卡马克的创新聚变能路线及其商业化实践》的报告。针对传统托卡马克装置在商业化进程中面临的体积庞大、造价高昂、建设周期长等问题,谭熠详细介绍了星环聚能提出的重复重联技术方案:采用球形托卡马克设计提高磁场利用率,实现装置小型化;利用高温超导技术增强磁场强度,进一步提升聚变功率;通过磁重联加热技术和重复脉冲运行模式,让装置简洁化。这些创新不仅大幅简化了外围系统,降低了运维成本,还拓展了应用场景,显著提升了聚变能商业可行性。

谭熠还分享了星环聚能在技术研发和商业化进程中的突破性进展:仅用279天完成聚变装置建设并点亮第一等离子体;11个月内验证了重复重联方案的可行性;等离子体电流达到480 kA,结合自研的AI算法,进一步提升对等离子体控制的能力;并将启动全球首个原生负三角球形托卡马克NTST的建设。
目前,星环聚能已完成100 kA级储能电源、高温超导磁体等核心设备的自主研发,构建了完整的技术链条。在推动聚变能商业化应用方面,公司已实现聚变衍生产品千万级销售,并计划于2030年左右建成示范电站,加速聚变能商业化进程。
产学研协同推动聚变能源发展
本次研讨会搭建了高效的交流平台,促进了技术共享与资源整合。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聚变能源是未来清洁能源的重要方向,需加强跨领域合作,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加速商业化落地。
作为国内商业化聚变企业之一,星环聚能将继续深耕球形托卡马克,推动聚变能研发与产业应用,助力我国在全球聚变能源竞赛中占据领先地位。